这几天白天的时候唐云尧总在房间里写写画画,这叫谭凇韵有些奇怪,虽然说晚上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用一脸宠溺的微笑把自己拉到怀里,但是脸上的疲惫之色却是掩盖不住的。
“唐唐?你又在写新剧本了?”谭凇韵帮忙把唐云尧之前整理好的稿子收拾起来,发现上面好多都是一些断断续续的文字。
“没。”唐云尧摇了摇头,“我在整理相声的活儿。”
唐云尧坐在官帽椅上,面前就是一张巨大的老料实木的大长桌,虽然唐云尧身上穿着睡衣,但在谭凇韵眼里,就像是古代一袭青衫,满腹经纶的风流才子。
看着唐云尧在纸上笔走龙蛇,一个个端庄的小楷字便落在了洁白的纸上。情人眼里出西施,有些时候,幸福就是这么简单。
“唐唐,你的字真好看~”
“那当然!我是有练过的。”唐云尧得意的点了点头,“其实我的毛笔字也可以,你之前见过来着。”
“啊?什么时候?”谭凇韵突然一脸懵。
唐云尧转过头,自家女朋友懵懂的状态实在是太可爱了吧!
“就是上次情人节的时候,桌子上的那张手抄歌词啊。”
谭凇韵突然反应过来,“原来那个也是你写的啊!我还以为是你找的代笔呢……”
说着说着,谭凇韵看着唐云尧脸色不好,于是吐了吐舌头,不好意思再继续说。
“怎么可能……”唐云尧脸上又挂上了温和的笑意,一脸宠溺的揉了揉谭凇韵的小脑袋瓜,“帮我整理和校对吧,好不好?”
“嗯!”
谭凇韵有时候真的觉得,自家男朋友就像是一个永远挖不完的宝藏,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在他身上发现新大陆。
刚认识的时候,她还以为他就是个小老板暴发户,没想到居然会是相声演员?
慢慢的她才发现,原来他也曾跌倒过,也曾颓唐过,也是吃过苦受过罪,才能功成名就的。
而且这从来不是终点,歌曲,编剧,还有演员,书法……他的每一步都在刷新着她对于他的认知。
就好像是:一本名着,每一次重新阅读,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,常读常新嘛!
安静的下午,两个相恋的人没有过多的话,只有心照不宣的默契,以及笔尖流过纸张时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
自打上一次师父提点唐云尧之后,唐云尧就下定决心,回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活攥弄一边。
先整理,然后背诵。
其实相声的基本功从哪儿来的?就是背下来的!除了基本的贯口活,太平歌词,还有名家大蔓儿的相声节目。
比如说当初唐云尧学的时候,赵振铎先生的那段《对春联》,师父就要求听完之后全篇背诵。
开头“这个相声演员呐,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。”
“那倒是。”这是捧哏的。
而且不光是得一字不差的背下来,还得模仿俩人说话的语气,一点不能出错。
可能有的师父给你解释,这是为了以后你学习架子梁子时候用得上,有的师父懒得给你解释,就一句:背去!
再往下就是这个相声的组成,表演以及创作。
相声的构成由垫话、梁子、正活和包袱、底几个部分构成。
其中垫话的作用是用来拉进观众的关系的。
相声是门卖演员的艺术,观众看你合眼缘,你就是站台上不出声也有人喝彩,要是不合眼缘你就是说句大家好观众都恨不得你闭嘴。
但是演员没法选择观众,垫话的作用就在这了,有经验的老艺人通过三两句垫话的试探,就能摸清观众的喜好,比如底下坐了一帮老教授你该怎么抖包袱?一帮老板又该怎么抖包袱?
甚至有的老艺人身边跟着老搭档,俩人上台之前说今天这帮观众我不熟悉,那不要紧!今天演什么节目这俩人也没准儿,就指着开场几句垫话,摸清您的脉门,到时候俩人临场发挥,决定今天演什么。
而且垫话的定义其实很宽泛,开场没有固定的规矩。三两个小包袱是它,一连着好几十分钟也是它。
比如《夸住宅》里头,“远瞧雾气昭昭,近看瓦窑四潲……”这一大段贯口之前全部可以算作垫话。
再说相声的梁子,梁子属于一段相声的框架。
不管怎么垫话怎么入活你都不能脱离了梁子,比如常贵钿先生的《比你强》用的就是论捧逗的梁子,侯三爷的《拿人手短》用的是扒马褂的梁子。
正活则是相声的核心部分,老观众相声演员听相声的主要关注
点。比如柳活类的《歪唱太平歌词》、《卖估衣》、《黄鹤楼》、《洪羊洞》
这些唱才是正活。
《八扇屏》、《报菜名》、《地理图》这些节目贯口是正活。
《扒马褂》、《大保镖》、《西征梦》这些里剧情是正活。
最后再说一下包袱和笑料。
这俩其实是不一样的,有一定的区别。包袱要铺平垫稳,三番四抖。一种是逐渐脱光的,一种是转圈丢人的。
逐渐脱光的比如金飞陈希的那个“热的快炸了”,就属于包袱。之前的天儿热什么的都是在铺垫,陈曦在旁边跟疯了似的喊开空调哇是通过情绪翻包袱。
最后这才把底亮出来:原来是烧水用的热的快炸了!这才彻底把包袱抖开。
还有转圈丢人的比如老郭的“一面院墙多少公里”。这段是开粥厂里的一小部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