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这一次的刺杀,外样大名不提,就是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,其中也有不少人在暗中支持。”
听完柳湘莲的话,彭大海还是无法理解。
因为他所灌输的理论,无法接受日本这种复杂的局势。
在他的脑海中,原本以为幕府将军就是日本的国王,后来得知日本还有天皇。
其实不只是他错误的认识,前明和大周,也有大臣闹过笑话,把幕府将军误认为日本的国王。
虽然通过柳湘莲,了解了不少日本国内的情报,但是彭大海旧有的观点,让他无法想的通透。
“想要通过刺杀的手段,来达到目的,我认为很难成功。”
彭大海疑心道。
作为善战的将军,他不是视士兵生命于无物的人,反而爱兵如子。
“我对刺杀没有抱希望。”
柳湘莲点点头,竟然认可了彭大海的话。
彭大海露出诧异的目光。
内心一时间升起些许不快,怀疑柳湘莲到底不是军队出身,原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勋贵,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做一回事。
柳湘莲看到彭大海的神色,知道他误会了自己,连忙解释。
“哪怕刺杀行动失败,但也把日本国内的矛盾揭开,各方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,必定会导致日本的内乱。”
一场不太可能成功的刺杀,用五十名士兵性命的代价,来换取日本可能的内乱。
彭大海脸色仍然不好看,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。
“没有成功的希望吗?”
彭大海终归还是忍不住询问,不希望自己账下的士兵们,白白的流血牺牲。
“有。”
柳湘莲又点点头。
~~~~~~
日本。
除了北海道。
从北往南,越是在北方,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越多,与外样大名的数量持平。
但是越往南,则大部分属于外样大名的势力。
最南部的九州岛。
外样大名高达九成,谱代大名不足一成,亲藩大名则没有,也是幕府势力最薄弱的地方。
后世日本倒幕的四强藩,皆来自南方。
当下幕府直辖的领地,也才两百余万石,领地分布在关东,上方,甲信为主,基本上与谱代大名的领地相重合。
换而言之,德川幕府虽然已经是日本势力最强的一支,任何地方大名都不足抗衡,但只是占据优势,而不是向大周那般的集权。
但是。
如果没有外力的改变,二十年后,当下第三代幕府将军,德川家光的任期内,德川幕府直辖领地会急速扩充到近四百万石。
届时。
整个日本无论是文化还是政局,都趋于一统,才是真正难以被征服的国家。
而当下,只德川家光的弟弟德川忠长,他的领地统领甲斐,骏河,远江,就合计高达五十万石。
自上半年开始。
德川忠长突然在骏府以试刀的名义,斩杀了数名近臣,时常“天明时又唤斩杀之人”。
此举惊动了江户,德川家光数月间三次派了使者,自己也曾两次向德川忠长提出意见。
呵斥并反对德川忠长杀人之举。
德川忠长没有正面抵抗,每次面对使者,都会低头认错,但是要不了多久,又恢复原样。
经过他的几次清理,治下的不轨之人,已经被他杀戮殆尽,加强了在领地的统治力。
德川家光和德川忠长的矛盾,自此人尽皆知。到处都在传,德川忠长的下场,必定会和被德川家康处置的松平忠辉一样。
德川忠长获得了大部分大名的同情。
连远在九州岛的熊本藩大名加藤忠广,扬言支持德川忠长,当众说处置不忠的家臣,本是大名该有的权利。
认为幕府将军应该维护大名应有的权利,而不是枉顾实事。
面对各地的非议,德川家光力排众议,做下了决定,准备对德川忠长采取强硬的手段,将弟弟幽禁起来。
还没开始行动,他的主意已经传开,刚好印证了流言。
事已至此,德川家光不再遮掩,直接下令,登城命令诸大名,要没收弟弟德川忠长的领地。
形势一下子激烈起来。
各地都在观望,事务最后会发展到哪一步。
历史上。
因为没有柳湘莲的出现,德川忠长并没有揪出身边的奸细,想用装疯卖傻的手段蒙混过关。
结果奸细把他的行为,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江户,让德川家光算准了德川忠长的后路。
让其一步步落入死地,面对大哥的步步紧逼,失去了反抗的力量,落得被“自杀”的结局。
如今物是人非。
既然发现了大哥派来的奸细,德川忠长只能杀之。人杀了,两兄弟之间的阴谋诡计也撕开了面具。
所以半年来,德川忠长步步为营,加深自己在领地的实力,就是为了应对大哥的反击。
……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江户必定发生战争。
那么各地的大名何去何从,有的人激动,有的人迟疑,有的人担忧。
九州国熊本藩大名加藤忠广,悄然来到丰后萩原。
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僧人,看到加藤忠广,露出嘲笑的目光。
“你不怕惊动了石川忠总?”
石川忠总是幕府派到九州岛,到丰后日田任职的官员,主要目的为了监视九州岛上的大名们。
同时,也看管被流放丰后萩原的松平忠直。
正是眼前的僧人。
“石川忠总不过是一只蚂蚁,如何会放在我的眼里呢。”
听到加藤忠广的大言,松平忠直流出不以为意的神色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