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皇...”
朱标一时无言,似乎是感觉再说什么话那都是多余的。
而老朱此时的心情则更是复杂,一方面是舍不得自己的好大儿去冒险,另一方面又希望标儿能够有更好的成长。
当然也希望今后的标儿会是一名开拓之君而不是守成之主。
可是...一想到那战场上的凶险万分就不禁犹豫起来。
要知道在数日前,当自己收到太子他要以身做饵引诱余孽现身的消息后,那时候可把自己给紧张坏了。
余孽是小,储君是大,这要是有个什么意外的话,大明的天可就塌了一半了。
这好不容易见得太子安然无恙的回来吧,他又跟咱说要去亲征漠北,为此还扯出了好大一堆理由来。
好吧,细细一想,这些理由也确实是不错的理由,一时间自己也没想出什么话来反驳。
“此事容后再议”
老朱说完这句话后便离开了,留下一脸疑惑的朱标。
这到底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,总得是给个回答呗,难打是说还需要再加一把火吗。
朱标站那儿半天也没能想明白,还是先去看看玉香吧,这个特殊时期要是她醒后见不到自己肯定会惊慌失措的。
另一边,老朱快步在坤宁宫里找到马秀英。
此时的马秀英正抱着酣睡的孩子,脸上的笑容比起刚才的老朱来丝毫不差。
老朱见状轻手轻脚的走到一旁,也蹲下身来满脸慈笑的看着妹子怀里的大宝贝孙子。
他想去抱抱,可是要怕自己笨手笨脚的将还在给弄醒,那罪过可就大了。
马秀英看着在旁傻乐的老朱,多年的相处很容易就看出他似乎是有话要给自己说。
顺手将孩子交给奶娘,看向老朱笑道:“行了,等孩子大些你在抱吧,现在你有什么事就说吧”
老朱顿了顿说道:“标儿想要亲征漠北”
马秀英一听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,转而沉思起来。
心思通透思维敏捷的她迅速开始冷静的分析起此事的由来与本质,简单来说就是分别站在老朱和小朱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情。
马秀英明白太子北伐若得胜而归,定然会让他本就无比稳固的位子变得更加坚不可摧。
但马秀英又想到,标儿想要亲征,考虑的应该不是简单的地位是否稳固的问题。
因为这个问题本就不需要他来考虑,而且在马秀英看来,他这个太子已经比历朝历代的太子都要做得好了。
那么又到底是什么根本原因呢,难道说标儿他认为自己亲征北伐,会比其他将帅带兵北伐的战果更大吗。
可是他又没有真正带过兵打过仗,为什么会有如此信心呢。
这让马秀英多多少少有些不解,但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她相信标儿。
相信标儿已经做足了万全的准备,这两年标儿做的事情自己可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至于老朱所想的问题就更好理解了,就是担心标儿的生命安全,毕竟他可是大明储君呀。
想到这里马秀英便温声问道:“重八,标儿是怎么跟你说的呀,他总是找了一些理由来说服你吧”
老朱想了想说道:“标儿他说他现在有后了,有雄英了,就算他在北伐途中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,咱大明也后继有人了”
“还有他为此做出了充足的准备什么的,最后就是他在此战以后便能够更好的驾驭群臣什么的”
马秀英一听便笑了,她其实并不想拒绝儿子的这一请求。
从刚才说的话来看,标儿似乎已经找到了很好的理由。
马秀英轻轻握着老朱的手说道:“标儿想去就让他去吧”
老朱一愣,随后说道:“可是...”
马秀英打断道:“为了以防万一,我们可以先立皇太孙”。
........
数日后。
亲军都督府的校场上。
校场中央,两个穿着皮甲手持木剑的人正对立着。
良久后,左侧持剑人率先出剑试探,同时也准备好下一次发动的攻击。
右侧持剑人微微格挡,稍一用力便将之击退,可惜左侧持剑人并没有用上准备的那一招。
左侧持剑人丝毫不在意,双手紧紧的握住剑柄,准备再次发动攻击。
调整好呼吸,找准刁钻角度又一次挥动木剑朝之劈去。
这一次右侧持剑者稍稍挪动了下身位,出剑挡住每一次的进攻。
虽然都是后出手但胜在出剑速度奇快,对方的每一剑都能格挡住。
片刻后,右侧持剑者将手中木剑轻轻一翻,用侧面剑身一个旋转,准确拍中左侧持剑者的胸脯。
左侧持剑者随之被拍倒在地,大口的喘着粗气,看样子是刚才的激烈战斗把他累得够呛。
“没事儿吧,殿下”
李文忠连忙上前将朱标扶起。
“无妨,文忠大哥真是好武艺呀”
朱标在李文忠的搀扶下重新站起身来,同时还笑说道。
李文忠应声笑道:“殿下说笑了,臣吃的就是这碗饭,若是武艺不精岂不是贻笑大方”
“不过臣倒是没想到殿下的武艺也并不逊色,若非遇到如臣这般的武人,殿下可不会轻易被打倒”
李文忠这说的可是实话,刚才看似轻松的对战,实则已经用了三成实力。
纵观整个亲军都督府,能让自己用上三分实力的人可不多。
当然说意外也不是很意外,要知道殿下他可是从小就有名师教导的,基本的武艺套路都已经摸得清清楚楚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